武河清,字禹襄(1812—1880),河北永年人。曾袓静远,以 武庠生授卫千总职;祖父大勇,字德刚,弱冠游武庠;父烈,邑 庠生。兄澄清,字霁宇,号秋瀛(1800—1884),道光十四年 (1834)甲午科举人,咸丰二年(1852)壬子科会试进士,官河南 舞阳县知县;弟汝清,字酌堂,道光五年(1825)乙酉科举人,二 十年(1料0)庚子科进士,官刑部四川司员外郞。禹襄兄弟三人 祖传武术,当杨禄禅于壮年自陈家沟返永年,寄居于太和堂药 号,授拳自给。太和堂药号为禄禅主人陈德瑚?先世所设,屋 址则租自武氏;禹襄兄弟三人爱禄禅拳技,遂从问业。禹襄既 有得于禄禅,而以禄禅有珍秘不传外复拟访禄禅之师陈长兴 求益。1852年,禹襄赴兄澄清舞阳县任所,便道去陈家沟,途 经赵堡镇,知长兴已老病,时陈清萍赘婿于赵堡镇教拳,遂改 从清萍学技,始知长兴所传者为陈氏老架,清萍所传者为陈氏 新架;学习月余,通其理法。归语家人曰:陈氏太极拳之精妙 处,我已得之矣,兹后在下苦功夫耳。
澄清于舞阳盐店得王宗岳太极拳谱,禹襄见之,更有发 悟,遂发挥王氏旧谱之义,成《打手要言》、《十三势行工心解》 各一篇,又归纳锻炼要领为《身法十要》。@
禄禅次子钰,字班侯,从禹襄读书,禄禅尝问班侯读书之 资禀如何,禹襄以为读书不甚聪敏,习拳极为领悟。禄禅遂请 禹襄多课以拳技。故班侯之技多得之禹襄;禄禅学于陈氏者为 老架,姿势宽大,而杨氏所传有大架小架之别者,以班侯学于 禹襄者为紧凑架式之故。
禹襄尝监修县城,方巡视间,班侯自都中归,将及城,见禹 襄,遥为致敬,禹襄谓曰:“别来技进如何?我试击汝,汝试应 之。”因作进击势,班侯作势为对;禹襄曰:“未可。”三试皆不当 意。班侯有疑色,禹襄因曰:“趣至我家,我即回,不征实,汝且 不信。”归与班侯试,班侯三进,禹襄三仆之,并语以所以然之 故,班侯乃大服。班侯性刚骄躁,于人言词无所让,独于禹襄之
①陈德瑚官翰林院待诏,不禁家人习武,陈长兴为陈家沟著名拳师,居室 陋隘,晚间聚同族习武于德瑚家前厅。杨禄禅时在陈德瑚家中为僮,侍候长兴极 殷勤,得随同习拳,勤学苦练,卒成太极拳名手。德瑚先世于乾隆年间在永年设太 和堂药号。
@尚有《四字密诀:敷、盖、对、吞》,或以为武禹襄所作,非也I余别有考证。
技,终身钦服。
禹襄拳式紧小,不同于陈氏老架、新架,亦不同于杨氏大 架、小架,乃学而后化,自成一家。武禹襄是个地主,但他读书 不仕,兄弟宦游于外,他独居乡里,以授读自遣,暇则致力于太 极拳。故老相传他手臂有三百斤之力,而犹多招门客择其力大 有勇者与之相扑,以验技巧,故其术尤为精到。禹襄不需以拳 技授徒自给,当时士大夫阶层亦不乐于为拳师,故其拳式所传 不广。禹襄临终,犹为侍疾诸人论拳术,娓娓不倦。从学者以 其甥李亦畲为技术最优。
浏览1,0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