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原理与练功精要-太极拳的背丝扣练法


一、无极、|太极拳原理与练功精要-太极拳的背丝扣练法





太极和来知德太极



一何为“无极”和“太极”?



“无极”相对的是有极,很多物理场都是有极的,如磁场有南极、 北极,电场有正极、负极。极是有终点的,所有有极的场都是有限 的。“场”(field)是能量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它是连续的、相互作 用的。与场相对的是“粒子”,二者是宇宙中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 而宇宙的场是没有极的,即无极。只有无极才是无限的,其大无外、 其小无内,但宇宙的场不是虚空的,它是有能量的。



由200多名天文学家进行的斯隆数字天文观测(SDSS),于2003 年再次证实:宇宙中23%的物质为暗物质,73%是暗能量,普通物 质(星体等)只占4%,即宇宙中96%是暗物质和暗能量[12]。这种 未知的看不见的暗物质和负压暗能量,主导今天的宇宙,它无极、均 勻分布、无边无际,并致使宇宙不断膨胀。



科学家天文观测的重要成果,也证实了“无极”是存在于宇宙中 看不见的“场”,它没有边界,是无极的、有能量的、其大无外、其 小无内的场。“无极”可绘成虚线圆,表示它浑然一气,无边无际, 如图6- (1)所示。



王宗岳编著的《太极拳论》中写道:“未有天地以前,太空限寂




(1)无极图(3)来氏太极图(4)阴阳图图6阴阳的产生过程:无级—太运—来氏太极—阴阳






























(1)无极图



(3)来氏太极图






(4)阴阳图



之中,浑然一气,乃为无极。……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阴之 母也。”[1]即无极生太极,“太极”可以实线圆表示,说明它是阴阳尚 未分的太极一气,或尚未生出阴阴的母体,但是,它已初具边界,如 图6- (2)所示。



赵堡太极拳第二代宗师邢喜怀在其《太极拳说》中对太极、先 天、后天做了更精简的解释,他写道:“生机于一,是名太极。先天 者,太极一气;后天者,分而为阴阳。”[2]由此可知,无极,即太空中 浑然一气,这“一气”生太极,太极分先天和后天,先天为阴阳未 分,称太极一气,或先天一气,太极一气运转才产生阴阳,分阴阳 后,则转为后天。



那么无极与太极的“一气”又有何区别?陈鑫在其《陈氏太极拳 图说》中作了进一步解释[3]: “无极者一物未有也,……如大混沌无 ? 2 ?



极景象,故其无形可名,名之円无极。” “大混沌后,阴阳虽未分,而 分之机已动,一至于分,则清气上升而为天,浊气下降而为地,但此 时清气未上升,浊气未下降,故谓之为太极。”陈鑫还比喻为“如硕 果之仁”,即太极已初具边界,所以以实线圆表示于图6- (2)。



分阴阳时应以来知德太极图表示,即“太极”包括阴、阳和太极 本体三要素(见图6- (3)),如果我们忽视太极本体,不考虑阴阳 是怎么产生的,则我们得到后天太极图(图6- (4))。此即我们常 用的两个阴阳鱼太极图,它已是后天太极图,这个图反映不出先天一 气和无极。所以,演练太极拳要使用来知德太极图。其中心圆圈为太 极本体,即人体中的丹田,内存先天一气,它的运动产生阴阳。



“无极—太极—来知德太极图—阴阳图”反映了从无极到阴阳的 演化过程。



麗来知德太极图



来知德(1525?1604)号瞿唐,是明代著名理学家。他曾远客万 县,于翠竹溪水深山中,潜研《易经》和悟道修炼达29年,于明朝 万历26年(1598年),完成世称绝学的《周易集注》[4]。在《周易集 注》中,他绘制了“来瞿唐先生圆图”(见图7-1),后人称为“来 氏太极图”。此图依照“主宰者理、对待者数、流行者气”而绘之, 蕴涵了天地万物的演化之理。



1928年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卷首给出的太极图⑴,即为 “来氏太极图”,也给出了来氏太极图所表示出的一日中12时辰、一 月中月轮和一年中24节气的变化图,中国的农历即源于来氏太极图。



近年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越来越深,观察到我们所在的银河系 的形状极像来知德太极图的形状,如彩色照片图4-1所示,彩色照 片图4-2为第51号银河系[12]。这证实了 400多年前,来知德太极图 的正确(比较图4-2与图7-1)。



来氏太极图的中心圆圈,为太极之本体,内存先天一气,对应着 _系的“核心”(nucleus)。依老子《道德经》来解释,此“核心”







%



\







%



_



ill?











I



%



1



k



1



t\



f



%



S



%



%



I



i











%



k



§



I



!|







!







a



i



1



i



i







1



i



1







i



i







i



f



1



%



!



S















%



%



/I











$







___



%











1



i



1







h



1











%.



11







!



vir-



1







%







k



1



图7-1来知德《周易集注》原图(1598年)



为先于天地之前而生,由“道生一”而得。本体中太极一气旋转,而 产生后天阴阳,在来氏图中产生黑、白两鱼,即“一生二”,在银河 系中,称其为两个“螺旋线臂”。我们的太阳系(sun)在其一臂的外 端三分之二处,符合老子所说:“二生三,三生万物”,从而产生了太 阳系中地球上的万物。





浏览47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