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通过自己的奋力拼杀,终于使截拳道这一现代新兴 武技威震国际武坛。过去,人们总认为截拳道的手法高深莫测, 令人难以琢磨,其实不然,截拳道的基本手法极为简单,它是 吸收了部分中国传统武术和西洋拳术,特别是拳击中.有价值的 动作创制而成,它包括拳法,掌指法和封缠化力的技术——勾漏 手,以及短距离发劲技术一寸劲拳、勾漏手与寸拳都属于李
图 191 图 192 ' 图 193
小龙的成名绝技,本章我们将一一作详细介
绍。
在掌握出拳技术之前,必须苜先学会正 政、
确地握紧拳头,不然在格斗中手容易受伤。 堡攵卜
从四指和拇指张开的姿势开始(图191),把
指尖弯向手掌(图192、193),然后把拇指 , ?
紧紧压在握紧的四个手指上,且拇指尖延伸 图194
到中指中间(图194)。
(一)基本拳法
1. 前手直拳
在截拳道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拳是前手直拳。如图195 所示,这种拳速度快,是因为它打出的距离最短。这种拳击得 准,是因为它径直地向前打去,如图196?198。这种拳用力最
小,因而不会使自己失去身律的平 衡。
前手直拳是一种从身体中心线, 即从经过鼻尖的中线发出的直冲拳, 它的运动轨迹为一直线段,是截拳道 各拳法中的中坚骨干,并占据了很重 要的地位。它速度快,准确性高,力
量与技术俱重。
运用前手直拳时,身体运动幅度
不宜过大,姿势改变小,平衡易于维持。前手直拳发拳时,腰、 腿的配合会使它如虎添翼。
前手、后手是由自己所摆的戒备姿势和相对对手的位置决 定的。由于前手所处的特殊位置,故其攻击对手及截住对手的 攻击更为容易,相对其他拳法而言,前手直拳出击的机会最多,
速度最快,成功系数也最大,正因为如此,它被称为截拳道各 拳法的根本。
技术要领:戒备式站立、以腰部为全身运动的轴心、快速 拧转,与此同时,上下肢都要相应地辅助运动。以腰带肩,以 肩催拳、顺肩发力,使出拳更具威力。步法为前进步,后脚向 前跨至前脚位置,在后脚落地的瞬间,前脚向前迈进一步。在 空练时,拳伸直后,前脚才落地,如图199、200、201。其主要 攻击目标是对手的面部,如图202所示。图203-205为前手直 拳出击时的正面标准动作,图206为常见的错误打法,这样出 拳既无力,又不准,而且将自己的要害暴露了出来。
整个出拳动作的完成必须是快速有力的,靠迅速的扭腰动 作来发力,这个动作绝非摇摆、晃动,而是以身体为枢轴来扭
图204图204图202图202图203图203
图204
图204
图202
图202
图203
图203
图205图205图206图206腰,当前手出击时,后 手适当抬高,以保护自 己所暴露出来的空门。 整个进攻路线和着力 点应在人体的中心线 上,这正是和空手道冲 拳的区别所在,
图205
图205
图206
图206
在出拳前,整个身体各部位肌肉都必须松弛,唯有大脑处 于思想集中,高度警惕的状态。肌肉是出拳过程中,在接触对 手的一瞬骤然绷紧的,这时,后腿境地,臂部也紧张起来。拳 出击之前后,手型需随势而变。在出击前,手腕尽量放松,自 然、拳头并未握紧.在击中“敌”之身体爵间,手腕翻上或翻 下、或内旋,紧张肌肉,握紧五指。
图207 图208图207 图208前手置拳攻击时,左手应适当抬高保护自己的头部,如图 207、208所示。.这要养成一种'自然的习惯动作。
图207 图208
图207 图208
截拳道的直拳与传统武术中的直拳在施发时有很大的不 同。李小龙在创立自己的直拳中,注意克服了传统武术中直拳 的许多不足之处。
从图209、210、211、212中可看到截拳道与传统拳法出拳 的差异。就截拳道的拳法而言,手既能保护面部,也能保护身 96
图212图212图210图210图239图239
图212
图212
图210
图210
图239
图239
体的左右两侧。而传统拳法,仅使身体的有侧受到保护,.见图 209。在图210、211中,可看到采用截拳道的拳手.已完全将拳 打出,?而采用传统拳的拳手却仍处于在出拳过程中。在图212 中,显示了两种拳法的落拳位置。
如图213所示,截拳道的出拳比传统拳法的出拳既离要短, 所以拳头打击目标快得多。出拳时,拳应保持竖立(即拳眼向 上),而不应像传统拳法那样保持横向(拳心向侧)如图214,这 将使出拳打得更远,如图215、216所示。截拳道之拳已击中对 手,而传统拳法之拳却未能触及彼方,如图216。
拳从鼻子前径直地打出并保持后手不动,是肯定优于传统 拳法的,如图217、218、219所示。当前拳出击时,后手要随 时准备阻止或挡开打向自己的拳头,还要准备反击。在图219 97
图213图213图215图215图216图216图2】7图2】7固218固218
图213
图213
图215
图215
图216
图216
图2】7
图2】7
固218
固218
中,出拳虽然遭到阻挡,但并未被挡住,击向了对手的脸。
如图220、221、222所示,就在径直击向对手的眼部时,也 就挡开了对手打来的拳。当两只拳头几乎同时从同样的路线打 向对手时,保持“中线”出拳将占很大优势。
前手的位置,应使出拳容易,同时又使自己较为安全,如 98
图219图219图220图220
图219
图219
图220
图220
图223 图224
图223所示,手应处于将来拳挡向-?侧的位置。如224、225,当 拳向下打击时,对方几乎无法改变他的拳路。
无论是攻击或防守格挡,肘部必须坚强有力,否则防御就 会软弱无力。若遭到拳打时,肘部可向左右两侧往返运动,切 不可折向自己的身体。收拳至预备式时不要将手垂下。拳应总
是按照出拳的同一平面或路线收回,以防反击,如图226、227、
228。
如果养成坏习惯,拳击后不按同一线路收回,而是无意识 地下垂,或改变收回线路,就很可能给对手反击的机会。如图
229、 230、231.所示。
在单拳的技术要领掌握熟悉之后,可以开始练习左右直拳
图 234 - 图 235 图 236 '
连击的技术动作,如图232、233、234、'235、236所示为左右 直拳连击的标准动作。先出右拳,接着出左拳,最后止于右拳。 无论是前手击打,还是后手击打,落拳点都应该是一致的,可 用鼻子尖作为指向点。始终按前手直拳的技术要领击打。
浏览2,60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