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剑


十、飞剑遥击|图说中国剑





从春秋到两汉,是中国历史上击剑最为盛行的时代,那时,不仅武士侠客学 习击剑,以高超的剑技效命于国家和私人;就连文人骚客也往往好剑,喜欢论 剑。击剑技术的门类也很多,除了人们熟悉的“斩剌”技术外,还有一种专门“以 剑遥击而中之”的掷剑技术,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飞剑。



《汉书?司马相如传》记载,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唐人颜师古注 说:“击剑者,以剑遥击而中之,非斩刺也。”《汉书?东方朔传》也记载,东方朔自 言:“十五学击剑。”颜师古的注解与前一注解是相同的:“学剑,遥击而中之,非 斩刺也。”所谓以剑“遥击而中之”,显然就是将剑投掷出去以进攻敌方,说的就 是飞剑,犹如后世的飞刀、飞叉之类,十分实用。



掷剑技术源于远古狩猎活动中投枪、掷石一类技术,先秦时代,巴郡的西南 夷曾经用这种方法推选部落首领。《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巴郡南郡蛮 本有五姓,都出于武落钟离山:“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




民间飞剑民间飞剑春秋时期长剑和飞锦春秋时期长剑和飞锦春秋战国一字格短剑春秋战国一字格短剑春秋战国短剑春秋战国短剑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 之,众皆叹。”以掷剑的命中率来确 定君长的办法,实际上是在比试狩 猎和战斗的技能,这是氏族公社晚 期军事民主制时期一种“选贤与 能”的风俗,反映了掷剑起源之早。















民间飞剑



民间飞剑



春秋时期长剑和飞锦



春秋时期长剑和飞锦



春秋战国一字格短剑



春秋战国一字格短剑



春秋战国短剑



春秋战国短剑



第一章向史回眸 飞剑遥击第一章向史回眸 飞剑遥击秦汉时代,剑成为短兵中最重 要的兵器,“遥击而中之”也成为击 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从颜 师古的注解中可以看得出来,其 实际应用在古籍中也还能见到一 些痕迹。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荆轲刺 秦王了。据《史记?刺客列传》说:荆 轲谋刺秦王,秦王脱身后以长剑击 伤荆轲左腿:“荆轲废,乃引其匕首 以搪秦王,不中,中铜柱。秦王复 击轲,轲被八创。”据唐人司马贞 《史记索隐》说「搪”就是“掷”的古 字。荆轲剌秦失败,曾经对荆轲表







第一章向史回眸 飞剑遥击



第一章向史回眸 飞剑遥击



示过鄙夷的鲁勾践听到后,私下里深为感慨地说:“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 术也! “鲁勾践是当时一位以击剑“立名天下”的高手,他所谓“刺剑之术”,主要 是指“遥击而中之”的技术,不然他的叹惜便没有了意义。足见荆轲虽喜好击剑, 但并不真正精通此道。当时“刺剑之术”的精要,似乎并不在“斩刺”,而在“遥击 而中之”,荆轲所不足的正是这一手,不然,历史便可能出现另一种局面。后来, 东晋陶渊明《咏荆轲诗》也曾发出过“惜哉剑术疏,奇攻遂不成”的憾叹。而西汉 桓宽《盐铁论》卷九《论勇》则认为是荆轲刺杀的短匕首不如秦王的长剑。荆轲携 带的是长仅一尺八寸的匕首,王利器先生《校注》引《白孔六帖》说:“匕首,短剑 也。”其用法主要在“以剑遥击”,一击不中,便成空手。荆轲又但凭智勇而疏于剑 术,所以掷剑不能成功,在秦王的七尺长剑面前,无能为力,只有听凭宰割。秦始 皇以长剑自救,使长剑的威力通过这一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表现得淋漓尽致。






034034曹操根据掷剑技术的常理,稍稍改变 一下卧床姿势,对方便空劳心机了。图为 清刊本《三国演义》插图。曹操根据掷剑技术的常理,稍稍改变 一下卧床姿势,对方便空劳心机了。图为 清刊本《三国演义》插图。“遥击而中之”的技术直到东汉末和三国时代还存在。南朝梁武帝时殷芸的 《小说》一书中说:袁绍年少时,曾经派刺客夜间去飞剑刺杀曹操,可惜剑低了一













034



034



曹操根据掷剑技术的常理,稍稍改变 一下卧床姿势,对方便空劳心机了。图为 清刊本《三国演义》插图。



曹操根据掷剑技术的常理,稍稍改变 一下卧床姿势,对方便空劳心机了。图为 清刊本《三国演义》插图。



第一章剑史阿眸 M?飞与,第一章剑史阿眸 M?飞与,点没有刺杀到曹操.曹操十分精明,料想袁绍还会派人来刺杀,这回刺客必定会 抬高飞剑的位置,于是曹操紧贴在床上,剑果然高了,又没有刺杀到曹操。《三国 志?魏书?武帝纪第一》裴松之注弓I《魏书》称曹操是一位“才力绝人,手射飞鸟, 躬擒猛兽”的人物,深明武艺之道,他根据掷剑技术的常理,稍稍改变一下卧床 姿势,对方便空劳心机了。这反映了当时“以剑遥击”之术的存在。《三国志?魏 书?任城威王彰传》称曹操的儿子任城威王曹彰,自小善于射箭御马,膂力过人, 能徒手与猛兽搏斗,从不躲避险阻,在曹操诸子中最以武勇著称。曹操曾经教训 他说:“你就是不想读书,不仰慕追求圣贤治国的道理,而只喜欢骑马击剑,这些 东西只能让你成为凡夫而已,又怎么能达到尊贵的程度呢! “曹彰也学过以剑遥 击之术,晋人王嘉《拾遗记》卷七中说:“王善左右射,学击剑,百步中髭发。”百步 之内击中髭发,这当然不是一般的“斩刺”技术,而是形容曹彰掷剑技术的精妙。 《太平广记》卷一九一引此句作“百步中于悬发",更可证明曹彰所学击剑主要是 “遥击而中之”的剑术。 ''



第一章剑史阿眸 M?飞与,



第一章剑史阿眸 M?飞与,



对这种曾经盛行一时的“遥击而中之”的剑术,人们了解得还相当有限。古 代用于“遥击”的剑其长短如何,技术要领是什么,这些都是人们所不清楚的。汉 代剑身一般较长,但同时也有短剑存在,以情理推测,用于投掷的剑,其剑身应 比一般长剑为短,但实情如何不得而知。“遥击而中之”的剑术大致自汉以后逐 步衰落了,但并没有完全失传,不过随着剑本身的变化而分衍出了多种演练形 式。西汉中期以后,环首大刀勃然兴起,剑逐步衰微,于是“掷刀”便时有所见。至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盘《乐舞百戏图》中掷剑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盘《乐舞百戏图》中掷剑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盘《乐舞百戏图》中掷剑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盘《乐舞百戏图》中掷剑



于杂技中的“跳剑”,军中和民间的剑舞,以及一直保存在传统武艺中的飞刀、飞 剑之类,不管其本源如何,或多或少都与“以剑遥击”有一定的“血缘”关系,都应 该溯源到掷剑。






早在汉魏时代,剑就开始被蒙上了灵光宝气,这在汉魏以来的野史和志怪 小说中已屡有所见。唐代剑侠故事的出现,更使剑进一步被神秘化,自此以后, 剑、剑仙结下不解之缘,而剑的功用就远远超出了击刺之术这样一个狭小的范 围。唐代以后剑侠剑仙的剑,最大的特点是能百步取人,飞来飞去。最初,似乎还 脱离不了“以剑遥击”的影响.成书于金元之间的《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平话》 中,写黄巢“性好舞剑,会把剑向空中掷去,一剑须杀一人:后来,特别是近代武 侠小说兴起后,剑的功能就发展到神出鬼没、无可方物了。然而,不管后来的小 说家们如何地渲染铺张,无非都还是“以剑遥击”的延续和扩大。



0360364品A*技4为人牛MA4 我■照寸山片出a 中腐与丸为 4013%5与 M2 美沙 XHV 二邃 kmnma 百处涔Kd3炼 乐司的补*XHX ?补力a港F4 ***^A人物竹 01B4品A*技4为人牛MA4 我■照寸山片出a 中腐与丸为 4013%5与 M2 美沙 XHV 二邃 kmnma 百处涔Kd3炼 乐司的补*XHX ?补力a港F4 ***^A人物竹 01B清代任消长《李福达飞剑》清代任消长《李福达飞剑》






036



036



4品A



*技4为人牛MA4 我■照寸山片出a 中腐与丸为 4013%5与 M2 美沙 XHV 二邃 kmnma 百处涔Kd3炼 乐司的补*XHX ?补力a港F4 ***^A人物竹 01B



4品A



*技4为人牛MA4 我■照寸山片出a 中腐与丸为 4013%5与 M2 美沙 XHV 二邃 kmnma 百处涔Kd3炼 乐司的补*XHX ?补力a港F4 ***^A人物竹 01B



清代任消长《李福达飞剑》



清代任消长《李福达飞剑》





浏览50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