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论剑


十三、宋书铭的拳术、武功是否得宋远桥的真传|武当论剑





必须确认以下史实:(1)宋书铭年已七十,在推手中,轻易 击败杨氏的高手许禹生(1879—1941年)、吴鉴泉(1870—1942 年)等,许吴二人年方四十左右,年富力强,足见宋的功力非 凡。当时杨氏的入室弟子屈指可数,许禹生等是了解的,宋书 铭确非杨氏的传人,故祖传之技,当属可信。否定者,以为可 以偷拳,实属无聊,把小说的虚构,当作真实。即使拥有太极 拳高手的录象带,天天摹仿,也偷不到太极内功。《十三势歌》 指出:“入门引路须口授”。这是几百年实践证明的真言,没有



师父真传,就得不到真功夫。(2)许禹生、吴鉴泉等数名教师, 确已叩头拜师,行弟子之礼,这是许禹生弟子李新午记载的, 公开发表于1927年。时许禹生、吴鉴泉等均健在,是默认了 这一事实的,并非李新午一人之言,应可确认。许禹生、吴鉴 泉的杨氏太极拳造诣很深,对宋书铭的拳技,认为是“颇有发 明”,说明其术是有独到之处,与杨氏拳有相辅相成之妙,才虚 心拜师的。否定者,根本没有看过宋氏的拳功,信口开河是不 可取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应该牢记。(3)宋书铭的 拳技,据李新午记述:与十三势太极拳大同小异,着重单式演 练。对照宋远桥的记述:“此势应一势练成,再练一势,万不可 心急齐用。.三十七势,无论何势为先,何势为后,只要一一将 势用成,自然三十七势皆化为相继不断也,故谓之长拳。脚踩 五行,怀藏八卦,脚之所在,为中央之土,八门五步以中央为 准”。拳理是完全吻合的。宋氏与杨氏都以八门五步为技术 要领,同源出于张三丰之“十三势”,故能大同小异。小异之 处:宋氏无套路,重单式,而现代太极拳有套路,此同源异流之 表现也。古之“十三势”也是着重单式练习的,古谱《八五十三 势长拳解》云:“自己用功,一势一式,用成之后合之为长,滔滔 不断,周而复始,所以名长拳也。万不得有一定之架子,恐日 久人于滑拳也。”又据陈微明1930年著《太极答问》有云:“问: 太极拳自揽雀尾至合太极七十余式,三丰时所传,即是如此, 抑有所变动耶?答:闻以前太极拳是单式练法,而不连贯,不 知始自何时,将单练之各式连成一气,以愚意揣之,大约始于 王先生宗岳,因先生所作《太极拳论》,有各式之名目,系连成 一气也。”由此可知,宋书铭之拳术,保留了明代“十三势”和 “三世七”的单练特点,与北派太极拳之练法,同源而异流。可



以证明:宋氏确有一套秘传拳技,传至宋书铭,并非虚构。





浏览47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