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双掌交错时,右脚要适时“转正”方向,以保证右掌前推的力度。
【易犯错误】
1 .上下不相随,动作不协调。
2 .右脚“转正”时间不适时,腰髓不顺。
【动作方向】
此动作身体向东北方。
【动作解析】
腰髓的转动是此动作的关键,左脚跟向内的拧转,保证了左脚向左侧前45度的方 位,膝关节与左脚的上下相对,使得身体重心的移动更加灵活。双掌交错的右推左收, 要与右脚的转正,同时协调进行。立身中正,松腰沉髓,沉肩垂肘,是动作圆活的因 素,也是肩、魏上下相对、顺向的保证。右掌的前推,意贯右臂外侧,是“立搠劲”, 左掌的回收意贯左臂内侧和下侧,是向内的引带和向下的搠劲。整体动作感觉要如拳谚 所云:“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
图5-444 图5-445 图5-445正面
(二)左倒卷肱(1)
动作1:
(练习方法】
接上势,身体微向左转,重心于左腿,右脚踏地,成左坐步;左掌自腹前向下划弧 至左髓旁,掌心向上,掌指向前;同时右掌微微向前展伸,掌心向前,掌指向上,腕与 肩平;眼随体转向前平视。(图5—446)
【动作要领】
1 .立身中正,松腰沉髓,以腰为轴带动双掌动作。
2 .转体幅度要适宜,左肘方向为左后侧45度。
3 .双臂撑圆,肩肘松沉。
【易犯错误】
1-转体幅度大,重心偏斜,身体向右后倾倒。
4 .左臂紧夹身体,双臂僵直。
【动作方向】
此动作身体向东方。
【动作解析】
身体向左转时,腰髓首先要松沉,带动双臂的前后展伸。右臂向前的动作幅度不 是很大,只是随腰而动,动作时要意贯右掌外沿及右臂,劲力是上一动作意识的延伸, 属于太极拳术中的“长劲”。左臂微外旋下落于左髓侧,动作意识是意贯左臂下侧同时 含有向下的“沉劲”和“搠劲”,而左肘关节则具有向后的“撑顶劲”,左肘的方向应 是左侧后45度。立身要中正,双肩要松沉,腰髓与肩上下相对,左腋要虚,不可紧夹身 体。右脚全脚踏地,成左坐步,要如拳谚所云:“每一动,惟手先著力,随即松开。尤须 贯串一气,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既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
动作2:
【练习方法】
身体继续向左转,右脚提起向后撤步,先以脚前掌踏地;同时,左掌从髓旁向左后 上方划弧,腕与肩平,掌指向上,掌心向外;右掌随身体转动向前微展,掌心向前,掌 指向上;眼随身体转动向前平视。(图5—447、图5—448)
【动作要领】
1 .重心稳固左腿,右脚提起,应向偏右后45度方向退步,以避免双脚在同一直线上。
2 .右脚前脚掌踏地、左手后撤动作要同时完成。
3 .保持上体中正,双肩松沉,双臂保持弧形。
【易犯错误】
1 .双脚在同一直线上,重心不稳,身体向后倾倒。
2 .上下动作不相随,动作脱节。
浏览19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