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拳真传


一、太极拳是否也是一种气功?|杨氏太极拳真传





答:然也。太极拳就是一种气功。属于动功之类。从原理 上,太极拳基于道家理论,“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强调“意气 君来骨肉臣”,“气遍身躯不稍滞、“先在心,后在身”,“意到气 到,气到劲到”。从要领上,要求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沉肩坠 肘,含胸拔背等,与各种气功有共同性,从效果看更为气功上 品。然而太极拳作为动功,还有易于掌握、不易出偏差及锻炼全 面之优点,



10. 何为文武太极之说?



答:太极分文武,是指“文以舞身”、“武以御敌”而言。练 太极拳,能养身不能御敌者,文功也;能打人而不会养身者,武 事也。既能养身也能御敌者.乃文武完全之太极也,这只是一种 说法,实践中并不按此严格划分.



11. 什么是太极拳的“体”和“用”



答:文功为体,武事为用,盘架子为体,推手为用。或曰精 气神为体,筋骨皮为用,道为体,身为用;然而,体用之间又有 密切关系。杨澄甫先师著《太极拳体用全书》,其体用所指,乃 为前者“用”就是用法.



12. 什么是太极拳的基本功?



答:一般来说,太极拳的套路就是基本功-盘架子就是练基 本功。也有将某些姿势作为站桩功来练习「如马步桩,近似起 势;川步桩,形似提手上势与手挥琵琶己有人教拳时,让弟子于 某势之定势停顿几分钟再往下练,一方面体会要领,同时有站桩 之效。但太极拳并不强调站桩,在正式演练时也不应停顿.



另外,用某些拳势单练发劲,或练习抖杆,是为技击而用的 基本功:



13. 太极拳的盘架功夫有几层?



答:就单人盘架子而言,太极拳的意境或者功夫,约为上 步。第一步臼轻灵。能做到静、松、正、慢、匀、稳六字,迈步 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即为初步功夫°第二步曰贯串c上下相 随,内外相合,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以心行气,以气行 身,如彳丁云流水,滔滔不绝,基中三昧,已可领受。第三步曰虚 静,即至“得意忘形”之步。真正做到用意不用力,纯以神行, 实中求虚,动中求静,动即是静,静即是动。此乃太极拳之最精 微处。或以“体松、气固、神凝”描写此三步,意义相同。亦即 所谓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三步。



14. 太极拳推手功夫如何体现?



答:欲知太极拳的技击作用,请看杨澄甫先师对于太极推手 的论述:“纯粹太极,其臂如棉裹铁.柔软沉重,推手之时,可 以分辨L其拿人之时,手极轻而人不能过,其放人之时,如脱弹



? 184 -



丸,迅速干脆,毫不受力。被跌出者,但觉一动,并不觉痛,已 跌出丈余矣“其粘人之时,并不抓擒,轻轻粘住,即如胶而不能 脱。使人双臂酸麻而不可耐。”反之,“欲以力擒制太极拳能手, 则如捕风捉影,处处落空,又如水上踩葫芦,终不得力。”太极 推手功夫,亦有招功、劲功、气功三步之说。招功者,懂得各势 之功用,推手可以柔化自如,乃“招熟”阶段,入门功夫也;劲 功者,即能以灵敏的听劲(皮肤感觉能力)随机应变,控制对 方,柔中寓刚,具有发劲制人之威力,乃“懂劲”阶段,可谓登 堂入室也:气功者,纯以神形.随心所欲,打不露形,挨着何处 何处发。此乃,“阶及神明”阶段,所谓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也。 王宗岳拳论云:“由招熟而渐至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即此 三段功夫之论述。





浏览2,58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