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接右式,以右脚为轴, 身体向右后转,左脚随转体贴 地向右脚尖外侧趟、扫、扣步 (图4-375 ),右拳保持原式随 身右转;左脚向前挪一脚之 距,目视右拳(图4-376 )o
窍要:
左脚要借向里压膝与抖拧 腰之力以扣步,扣步时要灵 活,并膝裹胯。
②接上动,重心移至左脚,右脚借转体移重心,以踝关节为轴原地将脚尖转向右斜 方;同时,左拳向里拧转,贴肋按穴上穿至右臂下,拳心向下,“外劳宫穴”顶贴在右
目视右拳(图4-377 )。目视右拳(图4-377 )。图 4-378图 4-378图 4-379图 4-379臂“小海”、“支正”两穴上,
目视右拳(图4-377 )。
目视右拳(图4-377 )。
图 4-378
图 4-378
图 4-379
图 4-379
窍要:
转体移重心不可突臀,左 拳及小臂拧贴以蓄力。
7.拗步横拳左式
上动不停,身体右转,右 脚向右前方45。斜趟进一大步, 左脚随即跟进半步,脚尖外展 45°,左膝顶贴于右膝后里侧, 两腿夹紧;同时,左拳摩擦右 臂“小海”、“支正”两穴, 沿臂下向前、向外拧挣打出, 沉肩坠肘,拳心向上,拳高与肩平;在左拳行至与右拳上下相交时,右拳外拧,贴肋按 穴拉回至丹田右侧靠紧,拳心向上;目视左拳前方(图4-378)。
窍要:
同拗步横拳左式③,惟方向相反。
8.收式
身体向左后转,左拳左臂原式随身动;同时,左脚 向前趟一步,右脚脚尖外展成左脚在前的三体桩步(图 4-379 ),其余动作与定步鹰捉收式动作相同。图省略。
1. 起式
动作窍要同定步鹰捉左式(图4-380 ),此式以前之 图省略。
图 4-381
图 4-382
图 4-383
图 4-384图 4-384图 4-385图 4-385图 4—386图 4—386
图 4-384
图 4-384
图 4-385
图 4-385
图 4—386
图 4—386
2. 提步蓄势
动作窍要与拗步炮拳相同(图
4-381、382 )0
3. 进步横拳右式
① 左圈压拳。其动作窍要同拗
步横拳右式①(图4-383 )o
② 右穿拳。其动作窍要同拗步 横拳右式②(图4-384 )。
③ 上动不停,右脚用力蹬地, 左脚向正前方趟进一大步,右脚随 即跟进半步,脚尖外展45。,两脚之 间约一脚之距;右膝内侧贴顶于左膝后里侧;与此同时,右拳摩擦左臂“小海”、“支 正”两穴,沿臂下向前,向外拧挣打出,沉肩坠肘,拳心向上,拳高与肩平;右拳行至 与左拳上下相交叉时,左拳向外拧转,并贴肋按穴回拉至丹田左侧,拳心向上,目视右 拳前方(图4-385
窍要:
动作窍要与拗步横拳右式相同, 惟此式是直线前进。
浏览4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