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一:并步直立〕
身法:身体向南自然直立,头颈端正,下频 内收,胸腹舒松。重兀潘于两腿之间。
步法:两脚并拢,脚尖向前(正南)。
手法:肩臂松垂,两掌轻贴大腿侧。,指尖向 下。
眼法:目平视前方。
〔动作二:左脚开立〕
身法:上体保持自然正直,重兀、渐右移,开 步后重尤、仍移回两腿之间。
步法:随重心右移,左脚向左(正东)轻轻 横开一步,相距与肩同宽,脚尖向前 (正南),继随左脚踏实重心仍移回 两腿间成开立步。
手法:两掌渐内旋,微向两腿前前移。
眼法:目平视前方。
〔动作三:两臂前举〕
身法:上体仍保持自然正直。
步法:两脚仍保持开立步状。
手法:两掌内旋,边向前向上慢慢平举,与 肩同高掌心向下,指尖向前,两臂 相距同肩宽,肘微下垂。
眼法:目顾两臂上举,平视前方。
〔动作四:屈膝按掌〕
身法:上体继续保持自然正直,朝向正南。
步法:两腿缓缓屈膝半蹲成小马步。
手法:■两掌轻轻下按,落于腹前,掌膝相
眼法:目继续平视前方。
〔教学要点一〕
(一) 起势是练拳开始第一个拳式,看似简单,其实它包含着 身、步、手、眼法中许多要领:如身正体松,虚领顶劲、轻起轻落、 点起点落、虚实分明、上下相随、协调一致等等,这些要领并要贯彻 到整个练拳过程中去,应深入领会、不要忽视。
(二) 左脚侧开步时,重心应先移于右腿,再提左脚开步,做 到“轻起轻落”,“点起点落”,提脚时,大拇趾内侧最后离地。落 脚时,大拇趾内侧先着地。随重心左移,再全脚掌踏实,重心仍移回 两腿间,要虚实分明。
(三) 两臂向前平举时,要“先在心,后在身”,“用意不用 力”将两臂徐徐举起,同肩高、肩肘松沉,臂要微屈,不可僵直,肘 不可外抬,指尖不可下垂或上扬。
(四) 屈蹲与按掌要协调一致,按掌时要肩带肘,肘带手,至 终点时,两掌要有主动下按之意,展掌舒指,掌根贯劲,一撑一沉, 体现沉稳气势。
定式时,上体保持正直,顶劲沉气,含胸拔背,松腰松胯,臀部 内敛,做到背部…臀部一脚跟三点一线(上下中正垂直)。
(五) 两腿屈蹲的高度,一般大约是大腿与地面夹角成45° 一 60°为宜(年老体弱者可适当高些),此式为“定架子”。整套拳除 仆步、独立、开立步外应保持这一高度,不要忽高忽低,有明显起 伏。
浏览65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