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进退的变换,发劲的根源和周身 的稳定,主要在于腿部。因而在锻炼时,要特别注意重心的移 动、脚放的位置和腿弯的程度。练拳人常讲:“其根在脚,发 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可见腿部动作姿势的好坏,关 系着周身姿势的正确与否。
腿部活动时,首先要求胯和膝关节放松,这样可以保证进 退灵便。脚的起落,要轻巧灵活;前进时脚跟先着地,后退时 脚掌先着地,然后慢慢踏实。
初学的人,往往感到顾了手顾不了脚,而且大多数人只注 意了上肢的动作,而忽略了腿脚的动作,以致影响了整个拳架 的学习。应该充分认识腿脚动作在姿势变换中的重要性,认真 学好各种步型步法。在练架子时,必须注意腿部动作的虚实, 除“起势”、“收势”和“十字手”夕卜,避免重心同时落在两
腿上。所谓腿部动作的虚实,就是重心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 腿为虚;重心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但是,为了维持 身体平衡,虚脚还要起着一个支点的作用(如“虚步”的前 脚和弓步的后脚)。总之,既要分清虚实,又不要绝对化。这 样,进退转换不仅动作灵活稳定,而且可使两腿轮换负荷与休 息,减少肌肉的紧张和疲劳。
做弓步时,要以一腿弯曲支持重心,另一腿轻轻提起伸直 (不可僵挺),脚跟自然落下,然后全脚慢慢踏实向前弓腿, 这样进退自然,步幅适当。做跟步动作时,脚掌要先着地。蹬 脚、分脚动作,宜慢不宜快(个别动作除外),应保持身体平 衡稳定。摆脚动作(如“摆莲脚”)或拍脚的动作,不可紧 张,须根据个人技术情况而定,手不拍脚也可以。
(四)臂部
太极拳术语中讲“沉肩垂肘”,就是要求这两个部位的关 节放松。肩、肘两个关节是相关联的,能沉肩就能垂肘。运动 时应经常注意肩关节松开下沉,并有意识地向外引伸。
太极拳对手掌部位的要求是:凡是收掌的动作,手掌应微 微含蓄,但又不可软化、飘浮;当手掌前推时,除了注意沉肩 垂肘之外,同时手腕要微向下塌,但不可弯得太死。手法的屈 伸翻转,要力求轻松灵活。出掌要自然,手指要舒展(微 屈)。拳要松握,不要太用力。
手和肩的动作是完整一致的,如果手过度向前引伸,就容 易把臂伸直,达不到“沉肩垂肘”的要求;而过分地沉肩垂 肘,忽略了手的向前引伸,又容易使臂部过于弯屈。总之,做 动作时,臂部始终要保持一定的弧度,推掌、收掌动作都不要 突然断劲,这样才能做到既有节奏又能连绵不断、轻而不浮、 沉而不僵、灵活自然。
浏览311次